2025年9月21日南京股票配资网,在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总站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安全食品培优孵化系统工程办公室正式发布了引领农业技术革命的“农作物品质再提升至食药同源水平种植技术”。这项具有革命性意义的农业技术,标志着我国农业生产正式告别单纯追求产量的传统模式,迈入“提质增效+健康融合”的战略转型新阶段,为我国食品安全保障与健康农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汇聚行业精英,共鉴历史时刻
本次新闻发布会于上午10时准时开幕,由中食办主办,并得到了全国绿色农业产业示范基地管理办公室、承德康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北京浩辰食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众多单位的大力支持与协同配合。现场近百名参会者涵盖政府部门、科研机构、行业协会及农业企业代表,高朋满座的场景,彰显出社会各界对这项技术的高度关注。
展开剩余87%发布会伊始,全体参会人员起立,奏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激昂的旋律为整个会议奠定了庄严、肃穆的基调。主持人弋扬随后介绍了出席活动的重量级嘉宾阵容,其中包括中共中央办公厅原副主任、石油部原副部长吴昊昱,中纪委驻原农业部纪检组长、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宋树有,中食办主任柏川,健康中国工程管理委员会主任兼秘书长严晓蒸,以及来自农业农村部、商务部、中国食用菌协会、中国农业大学等单位的领导和权威专家。如此高规格的嘉宾阵容,充分彰显了各级部门和社会各界对食药同源种植技术的高度重视,以及对推动食品安全与健康农业发展的坚定决心和共同期待。
响应国家战略,守护舌尖安全
中食办主任柏川在欢迎辞中指出,当前国家对食品安全与健康产业发展高度重视,从《“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到《食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办法》,一系列政策文件为安全食品产业筑牢了坚实的制度基础。此次发布的“农作物品质再提升至食药同源水平种植技术”,正是积极响应国家战略、践行“四个最严”要求、守护“舌尖上的安全”的具体行动。
中共中央办公厅原副主任、石油部原副部长吴昊昱在致辞中强调,粮食安全关乎国家大局,食品健康是民众的共同向往。将传统中医药智慧与现代农业生产深度融合,开发食药同源种植技术,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对于保障国民健康意义重大。他还提出三点期望:一是盼技术“扎得深”,推动食药同源标准化、可复制化发展;二是盼品质“守得严”,筑牢安全底线;三是盼产业“走得远”,助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全民增健。
中纪委驻原农业部纪检组长宋树有委托代表在发言中着重指出,农业是国家的根本,食品安全是民生的基石。要将技术切实送到田间地头,把标准贯穿种植全过程,让每个人都能肩负起责任,使技术成为农业增产的“助推器”、食品安全的“护身符”。
创新突破,实现品质飞跃
本次发布会的核心亮点无疑是中食办首席专家马万龙教授团队研发的“农作物品质再提升至食药同源水平种植技术”。作为该项技术的首席专家,马万龙在技术介绍中表示,“食药同源”是中国传承千年的智慧结晶。该技术通过微调生物技术,不仅能够有效去除农作物中的农药残留,更实现了“增产提质”“高钙富硒”“SOD活性强化”的重大跨越。
马万龙教授还分享了团队40年来在有机农业、土壤修复领域的实践成果。他们运用专有技术培育出“钙参”植物,每公斤含植物钙达9.2克,再通过分子提纯和光碳氢生物菌发酵,制成土壤修复材料和植物生长调理剂。在山东潍坊500亩盐碱地上,成功种出了高钙富硒SOD大米;广西灵山的水稻亩产高达2189斤,且品质上乘,属于营养稻。
多地探索,成果丰硕
黑龙江省五常市原副市长、原农委主任王文忠分享了五常大米的创新实践。五常大米素有国人餐桌“白金名片”的美誉,如今在五常市依靠中食办和马万龙教授的指导,成功应用“农作物品质再提升至食药同源种植技术”,培育出了有机功能型五常大米。这意味着一碗五常米饭,不仅带来味觉的享受,更能成为健康的守护者。
平泉市农业农村局局长苗培良介绍了当地在食药同源领域的探索实践。平泉食用菌产业是食药同源理念的生动实践,自上世纪80年代起步,已形成完整的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超80亿。在品种选育与技术创新方面成果丰硕,研发出多项新品种、新技术和新产品。此前中食办已在当地落地试验方舱,双方将携手解决产业痛点,平泉市也诚邀各界共同探索食药同源产业的无限可能。
太康县水润君赵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代表刘清超介绍了企业的实践成果。在中食办的指导下,该公司应用生物制剂专利技术改进金耳种植,如今培育出的金耳鲜品富含钙、硒、肽等微量元素,达到SOD食用菌标准。2024年,公司投资4000万元建成深加工车间,日产金耳羹5万碗、银耳羹5万瓶,从鲜品采摘到加工成开盖即食的健康饮品,全程仅需3小时。
郑州市绿香园调味品有限公司负责人王东方代表企业发声。他深耕调味品行业二十年,强调源头管控对于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并呼吁加强全链条监管,借助食药同源的机遇,共同推动食品行业高质量发展。
携手合作,共建产业生态
发布会现场举行了隆重的签约仪式,中食办与北京碧海元生态农业观光有限公司、太康县水润君赵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好菇道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山东金源水业有限公司、郑州市绿香园调味品有限公司、张仲景养生堂(河南)健康管理有限公司、郑州久鑫食用菌有限公司等七家企业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随后进行的授牌仪式上,承德市、唐山市、郑州市金水区等地的相关机构被授予共建中心牌匾,八家优秀企业获得示范单位认证。这些合作将为食药同源种植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产业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协调打造健康农业新范式
中食办副主任梁祝在闭幕词中表示,“农作物品质再提升至食药同源水平种植技术”的推广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科研机构、企业、农民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食药同源产业必将成为健康中国建设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中食办下一步将启动“百县千企”推广计划,联合地方政府建设标准化种植基地,完善从种植到加工的质量追溯体系。同时,联合高校开设食药同源技术培训课程,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为行业可持续发展夯实人才基础。
本次新闻发布会的成功举办,为我国农业转型升级和食品安全建设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和发展思路,必将对健康中国建设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此次发布的农作物品质再提升至食药同源水平种植技术,不仅是一项技术创新,更是农业发展理念的重大变革。它将传统食药同源智慧与现代科技紧密结合,为消费者提供更具健康价值的农产品,为农业生产者创造更高收益,为健康中国建设提供坚实有力的支撑。 (陈旭)
发布于:黑龙江省正规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